? ?不到西北,不知水贵。这一天,记者来到宁夏固原市彭阳县乔家渠。
? ?“红军马不停蹄从彭阳县城赶到乔家渠,走了几十公里,大家当时喝的就是这些涝坝水?!迸硌粝厥分景旃ぷ魅嗽崩罹仓缸诺缆妨讲喙道锏乃铀?。
? ?涝坝,就是露天蓄水池,水源多来自雨水。
? ?眼下的乔家渠满目翠绿,道路两侧深沟里水源若隐若现。然而,当年红军长征路过这里,黄土遮天蔽日,涝坝水的水质远不如现在,不但浑浊,还有很多蚊虫…… 【详细】
? ?85年前,红军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是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途。今天,我作为一名“85后”记者,登上宁夏六盘山,沿着革命先辈当年的足迹再走长征路,重温那段峥嵘岁月,向血与火的历史致敬。
? ?沿六盘山上一条二点五公里的红军小道出发,蜿蜒曲折,不断攀登。沿途一组组生动逼真的雕塑,向我们讲述着当年红军长征的壮举,将士们浴血奋战、斩关夺隘、走向胜利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 【详细】
? ?街头路灯,都是红星形状;在冕宁红军长征纪念馆,每一位冕宁籍革命先辈的介绍前,亮着一颗红星。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史志办主任王大钊说,红星象征着革命。红军北上后,冕宁当地的革命斗争,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最生动的实践。
? ?“索玛花儿一朵朵,红军从咱家乡过;红军走的是革命的路,革命的花儿开在咱心窝……”就这样,红军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在长征路上各族人民心中,点燃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朝霞。 【详细】
? ?84年前,绝境中的红军,面对滔滔大渡河,面对河岸顽抗之敌,选出22名勇士担当飞夺泸定桥的先锋。勇士来自英名赫赫的红四团,都是自愿报名。
? ?泸定桥只有短短100米,在万里征途中,似乎可以忽略。然而,那一刻,中国革命的成败系于这100米,系于22名红军战士的勇气和信念。桥板被敌人抽走,剩下的铁索是滚烫的,守桥的敌军气急之下在桥头疯狂纵火,是勇士们用血肉之躯,冲过铁与火的封锁,突破枪林弹雨,以超越生命极限的壮举,打开了通往胜利之路。【详细】
?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自6月11日启动以来,媒体记者们沿红军长征经过的13个省区市接力式采访,踏寻革命先辈的足迹,用镜头和笔触传承长征精神,推出一批精品报道,持续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
? ?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在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重要时刻,媒体记者重温伟大长征,讲好长征故事,传承长征精神,从中收获启迪与力量,将进一步激励全国人民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详细】
? ?“重走长征路”,是一次听其名就令人热血沸腾的采访活动,行前各种来自书本和影视剧的想象,在第一天的行走中化为真切的感受——长征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 ?重庆段的起点在綦江石壕镇,这里是中央红军走过的地方。第一天的日程里,有一段体验式采访,沿着当年中央红军走过的一条山村小路,步行4.5公里。
? ?这段路原本是从高山村红军桥出发,一路上坡,止于石泉村。为了减轻我们的“行军”强度,当地同志带着我们从石泉村启程,走下坡路,向红军桥前进。【详细】
? ?广西全州才湾村蒋石林的祖父曾掩埋脚山铺阻击战死难烈士遗体,他叮嘱后人,要世代?;ず煤炀?。
? ?如今,蒋石林把祖父的嘱托传给儿孙。他的孙子蒋明峰,从小就跟着扫墓除草,每次回家时到烈士墓看看,已成为他的习惯。对14岁的蒋明峰而言,长征并不遥远,在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红色土地上,他感触到红军精神实实在在的力量。【详细】
? ?不惜牺牲,是如山军令、自觉选择,是忘我精神、英雄气概,指引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 ?洒一杯家乡米酒,告慰烈士的英魂;取一壶湘江碧水,留作永久的纪念。近日,记者随红军后人代表来到广西兴安的界首渡口,祭奠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85年前,在关乎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战役中,数万将士英勇捐躯。红军用身躯挡住了数倍于我的敌人,用鲜血保留了中国革命的火种。【详细】
? ?跟着命令走,跟着号声行,正是出于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对我党我军的绝对忠诚。
? ?7月1日,一个文物捐赠仪式在广西兴安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举行。在捐赠文物中,由长征出发地福建宁化县革命纪念馆提供的一本《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复制件)尤其引人关注。从就餐、沐浴等生活日常,到夜操、集合等训练场景,再到某某炮兵团、工兵营等部队番号,通过五线谱记录下来,各类军号竟达340余首。有人说:这是红军军事生活的一份“密码本”。【详细】
? ?长征,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钢铁意志和英雄气概谱写的人类史诗,留下的精神财富。
? ?记者把再走长征路活动中采集到的故事向社会传播,传递了巨大正能量。长征的胜利充分展示,有这样一种精神,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
? ?湖南日报记者唐亚新表示:“希望、信心和使命感,这是我感受到的决定红军长征胜利的关键词。漫漫征程中,红军在最困难的时候,都带给沿途群众希望和信心。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作为新闻工作者,也要将这种希望、信心和使命感传播出去?!?A href="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706/c40606-31217475.html" target="_blank">【详细】
1935年10月,从江西于都出发的中央红军,跨越逶迤五岭,攀登磅礴乌蒙,跋涉滚滚金沙江,征服滔滔大渡河,翻过皑皑岷山,历尽艰辛万苦,付出重大牺牲,终于抵达陕北。从此,红星,从这里照耀中国。
/这是一张历经烽火岁月的宣传单,如今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俺ふ魇切允?,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闭庹拧妒裁词呛炀返男?,15行、不足500字,语言通俗易懂,将红军的宗旨、任务及有关政策,阐述得一清二楚。
/7月15日,再走长征路的记者团成员在烈士墓前缅怀先烈。 当日,再走长征路的记者团来到位于重庆綦江的石壕红军烈士墓,向牺牲的红军战士敬献鲜花,缅怀先烈。
/在巍峨雄伟的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湘江如一条丝带静静北去。青山历历,碧水悠悠;湘江两岸,美丽如画。85年前,数万红军战士用鲜血与生命,突破国民党军的第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在新圩阻击战中,一位大腿受伤的红军战士,被广西灌阳县枫树脚屯黄合林夫妇搭救,隐藏在黄家养伤。这位红军战士伤愈临别时,将一面红旗交给黄合林,并告诉他,等革命胜利后再来取。1941年,黄合林老人去世前,将装有红旗的小木箱交给儿子黄荣清和孙子黄光文。1979年,黄合林后人将红旗交给灌阳县人民武装部。红旗现保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1日上午,再走长征路的记者团,以及红军后人的代表,来到江边祭奠红军烈士。祭词在阴云下雄劲苍凉地回响:“英勇红军,挥师西向,前有强敌,后有虎狼……数万将士,血洒湘江,为国捐躯,长眠山岗……英雄事迹,牢记心上,千秋万代,永志不忘?!钡呈纷宜?,1934年底的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出发以来最壮烈的一仗,也是关系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仗。
/位于广东连州市东陂镇达飞巷16号的一座老屋,曾经走出一位人民军队航空先驱。他,就是冯达飞。提及冯达飞的经历,连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黄兆星说:“冯达飞既懂航空、步兵炮兵理论和技术,又有指挥大兵团作战以及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能力,同时又掌握了英、俄、德3门外语,在我军早期高级指挥员中可以说极为罕见?!?/P>/
6月21日,媒体记者在广东省连州市博物馆采访谭长标。他的母亲黄红妹当年救治过受伤的红军。 当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广东省连州市,记者们走进冯达飞将军故居及纪念馆、连州市博物馆等地进行深入采访,了解当年红军长征经过连州的故事。
/今年56岁的钟鸣是“红军长征第一村”——福建省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的红军烈士后代,也是一名“红色讲解员”。儿子钟振华辞去厦门的工作回到中复村后,被父亲多年的坚持触动和鼓舞,2017年起开始协助父亲从事红色传统教育、红色讲解的相关工作。
/1931年秋后,长汀成为中央苏区的经济中心,福音医院也成为中央苏区最大的一所医院,许多中央和地方领导曾在福音医院接受治疗。1932年,院长傅连暲先后在福音医院附设创办了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看护学校和中央红色医务学校,为红军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后来,福音医院迁到瑞金,正式命名为中央红色医院,傅连暲仍任院长。
/